7月26日,第七屆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同濟大學附屬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神經醫學國際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辦。論壇采取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聚焦高危缺血型煙霧病手術側別順序選擇、腦出血清除創新研究、快速進展性癡呆尋因、記憶障礙網絡刺激干預等前沿課題展開討論。據悉,這是雙方今年舉辦的第三場論壇,十月份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專家還將來滬舉辦第四場論壇。
本屆論壇,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神經血管外科主任Issam A.Awad教授、神經學Joel Voss教授,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神經外科盧云鶴博士、神經內科張靜波主任分別作學術報告。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國際部裴榮柱總監、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項耀鈞院長出席并分別致辭,神經系統各專業120余位醫生蒞臨論壇,線上32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
聚焦腦科前沿,國內外專家共同帶來學術盛宴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腦科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攀升,腦病診治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要議題,迫切需要突破部分腦科疾病的診治,既要聚焦前沿探索大膽突破,又需專家對話交流啟迪新思。
延續前期聚焦前沿、聚焦臨床的學術交流形式,本屆論壇,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各有2位專家帶來學術報告,中美神經系統專家交流探討腦病診治的現狀和研究進展。
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Issam A.Awad教授是薩法迪臨床和轉化神經科學卓越項目主任,作了題為《腦出血清除:除MISTIE和ENRICH之外》的學術報告。他結合國際經典研究進展及20多年的研究成果,探討腦出血清除的不同治療方法、治療時間窗等的生存獲益、功能獲益及臨床獲益等問題。Joel Voss教授分享了《記憶障礙網絡刺激的干預研究進展》。他系統闡述了實驗室團隊的大量工作、難題及取得的新進展,證實刺激干預海馬網絡任何部位能有效改善記憶障礙。兩位專家的報告很具前沿性和創新性,讓大家開闊了眼界,受益匪淺。
以《高危缺血型煙霧病患者手術側別順序選擇經驗分享》為主題,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盧云鶴博士帶來了學術報告。他以臨床常見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展示三例典型病例,引出全程管理理念。張靜波主任的報告以《快速進展性癡呆的尋因之路》為主題,從典型案例切入,通過詳實的研究數據及診療過程展示,分享了一例罕見病的尋因歷程。兩位專家的臨床報告分享,得到了美方專家和與會學者的高度贊賞。
深化國際交流,知名醫學機構攜手探索腦科發展
四位專家報告精彩,線上線下互動踴躍。每個學術報告后的討論交流環節,與會人員提問積極、討論熱烈,不斷碰撞出思想火花,達到了拓寬臨床思路、了解前沿進展的學術交流目的。
芝加哥大醫學中心成立于1927年,是美國著名醫學中心之一,是美國知名的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醫學院的附屬醫院,其神經疾病中心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致力于創建現代化、國際化、專業化的腦科醫院,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2019年與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簽約共建國際合作醫院。
五年來,雙方在遠程醫療、疑難病例技術探討、學術論壇、先進診療技術交流分享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神經醫學國際高峰論壇是雙方合作的成果之一,至今已舉辦了七屆高水平學術論壇,聚焦帕金森病、腦血管病、顱腦腫瘤、神經病學、腦機接口等課題,開展前沿學術探討,引進腦科先進技術,推動腦科學發展。
活動最后,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朱敏書記致辭指出,醫院始終致力于將論壇辦成一個高層次、高質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促進神經醫學進步,更好地服務患者。上海藍生腦科公司劉軼永總經理致閉幕詞。他表示,藍生腦科公司將大力支持同濟大學附屬腦科醫院與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交流合作,探討先進技術研究和應用,營造良好學術交流氛圍,不斷提升腦科技術水平,更好地造福腦病患者。